mRNA(信使RNA)轉染是一種將外源mRNA引入細胞內的技術,以實現特定蛋白質的表達或基因治療的方法。mRNA轉染可以繞過基因組中的DNA轉錄和核糖體轉錄過程,直接將所需的mRNA傳遞到細胞內,從而實現蛋白質的合成。使用mRNA轉染技術有多種優勢:1)相比于DNA轉染,mRNA轉染不需要經過核轉錄和DNA復制等步驟,可以更快速地實現蛋白質的合成;2)由于mRNA轉染不涉及基因組的改變,避免了可能引發的不良基因突變和免疫應答等問題;3)mRNA轉染還具有可調控性強、轉染效率高...
隨著多重熒光免疫組化技術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老師希望在自己的片子上看到更豐富的靶標信息,意味著我們需要用到更多種熒光染料去完成染色,但由于熒光染料產生的信號不是單純的線性,而是呈現山峰狀的分布,在最高點信號固然最好,但在最高點左右的一段范圍內都能夠捕獲到它的信號,那么相鄰的染料之間,難免會有信號的重疊,導致最后的結果無法被準確判讀。不同熒光染料光譜示意圖mIHC結果出現信號重疊,一般表現為兩種情況:1、信號重疊,沒有各自獨立信號存在(理論上指標間不存在共定位)圖1:左:mer...
人體腸道菌群源源不斷地將來自宿主和飲食的天然產物轉化為生物活性代謝物。膳食脂肪是必需的微量營養素,經過脂肪分解,釋放游離脂肪(fattyacids,FAs)供小腸吸收。腸道共生菌將一些不飽和脂肪酸(如亞油酸)修飾成各種腸道脂肪酸異構體,這些異構體調節宿主代謝并具有抗癌特性。然而,人們對這種飲食—微生物脂肪酸異構化如何影響宿主的粘膜免疫系統知之甚少。近日,中科院分子細胞科學創新中心宋昕陽與美國哈佛醫學院DennisL.Kasper院士共同通訊在Nature(IF=64.8)上發...
免疫(immunity)一詞來源于拉丁文“immunis”,其原意為“免除稅收”,也包含著“免于疫患”之意。免疫學是研究生物體對抗原物質免疫應答性及其方法的科學。簡單來說,免疫是機體識別“自身”與“非己”抗原,對自身抗原形成天然免疫耐受,對“非己”抗原產生排斥作用的一種生理功能。正常情況下,這種生理功能對機體有益,可產生抗感染、抗腫瘤等維持機體生理平衡和穩定的免疫保護作用。在一定條件下,當免疫功能失調時,也會對機體產生有害的反應和結果,如引發超敏反應、自身免疫病和腫瘤等。一、...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篇思路比較簡單的類器官庫建立和臨床隊列研究文章,芬蘭科學家WojciechSenkowski等在2023年6月19日發表在DevelopmentalCell(11.8/Q1)上題為“Aplatformforefficientestablishmentanddrug-responseprofilingofhigh-gradeserousovariancancerorganoids”的文章,本研究建立了一種成功率高且能夠長期擴增高級別漿液性卵巢癌(HGSC)類器官...
支原體清除劑是一種大小僅為0.2~0.3μm,無細胞壁,可透過一般過濾膜(0.22~0.45μm)的原核生物,在細胞培養過程中,支原體感染發生率達到63%,因而細胞培養過程中被支原體污染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多篇文獻研究表明:當細胞(特別是傳代細胞)被支原體污染后,細胞內的DNA、RNA及蛋白表達發生改變,而細胞的生長率一般并未發生顯著的影響,因而細胞被支原體污染一般難以察覺。本品用于解決因支原體污染而導致細胞污染或狀態下降的問題,同時其對于常見的革蘭氏陰性和陽性菌...
類器官在藥敏藥篩這塊的活力檢測方法采用ATP生物發光技術的方法相對其它方法更簡便,更準確。小愛帶您了解一下檢測方法吧。1、ATP生物發光技術原理在類器官細胞培養物中加入相應試劑使類器官裂解,釋放ATP,熒光素酶催化底物熒光素的轉化,高效利用ATP的能量,發射光子形成光信號。發光強度與ATP在一定范圍內成正比,而ATP又與活細胞數目又呈正比,因此可以對類器官活細胞數目進行定量檢測。2、類器官ATP生物發光方法(1)類器官的準備使用適合進行發光檢測的24孔板,每孔接種類器官與基質...
2020年,北京理工大學前沿交叉科學研究院黃淵余研究員課題組在生物領域期刊《BiotechnologyAdvances》發表了題為《ThechallengeandprospectofmRNAtherapeuticslandscape》的綜述論文(IF=12.831),系統總結了mRNA療法的關鍵技術和研究進展(圖1)。圖1mRNA療法示意圖(a)體外轉錄mRNA的結構;(b)mRNA遞送載體示意圖;(c)mRNA入胞表達目的蛋白示意圖基于信使RNA(mRNA)、小干擾RNA(...
電話
微信掃一掃